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园区安全 > 正文

实验室四大易发事故如何预防及处理?

发布日期:2024-08-26   浏览:


实验安全事关生命,应当重在预防。我们在做化学实验的时候,一时的疏忽可能就会造成火灾、爆炸、中毒、机械性伤害,对于这些突发性事故,我们如何预防?发生了又该如何紧急处理?本文整理了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事故及预防和处理措施,一一针对探讨,以备不时之需。

火灾性事故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

2.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

3.对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不慎或保管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4.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防 和 处 理

在使用苯、乙醇、乙醚、丙酮等易挥发、易燃烧的有机溶剂时如操作不慎,易引起火灾事故。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必须随时注意以下几点

(1)操作和处理易燃、易爆溶剂时,应远离火源;对易爆炸固体的残渣,必须小心销毁(如用盐酸或硝酸分解金属炔化物);不要把未熄灭的火柴梗乱丢;对于易发生自燃 的物质(如加氢反应用的催化剂雷尼镍)及沾有它们的滤纸,不能随意丢弃,以免造成新的火源,引起火灾。

(2)实验前应仔细检查仪器装置是否正确、稳妥与严密;操作要求正确、严格;常压操作时,切勿造成系统密闭,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对沸点低于80℃的液体,一般蒸馏时应采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用火加热;实验操作中,应防止有机物蒸气泄漏出来,更不要用敞口装置加热。若要进行除去溶剂的操作,则必须在通风橱里进行。

(3)实验室里不允许贮放大量易燃物。实验中一旦发生了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首先立即切断室内一切火源和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抢救和灭火。

常用的方法有:

1.在可燃液体燃着时,应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器,防止扩大燃烧。

2.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3.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应用石棉布或干砂扑灭。绝对不能用水,否则反而会扩大燃烧面积。

4.金属钾、钠或锂着火时,绝对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可用干砂、石墨粉扑灭。

5.注意电器设备导线等着火时,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以免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6.衣服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应立即用石棉布或厚外衣盖熄,或者迅速脱下衣服,火势较大时,应卧地打滚以扑灭火焰。

7.发现烘箱有异味或冒烟时,应迅速切断电源,使其慢慢降温,并准备好灭火器备用。千万不要急于打开烘箱门,以免突然供入空气助燃(爆),引起火灾。

8.发生火灾时应注意保护现场。较大的着火事故应立即报警。若有伤势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

9.熟悉实验室内灭火器材的位置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①先撕掉小铅块,拔出保险销;

②再用一手压下压把后提起灭火器;

③另一手握住喷嘴,将干粉射流喷向燃烧区火焰根部即可。

使用方法图解:

爆炸性事故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违反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压力容器(如高压气瓶)而导致爆炸;

2.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 引起爆炸。

3.对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导致燃烧爆炸;该类物品(如三硝基甲苯、苦味酸、硝 酸铵、叠氮化物等)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

4.强氧化剂与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

5.由火灾事故发生引起仪器设备、药品等的爆炸。

防 和 处 理

1)某些化合物容易爆炸。

如:有机化合物中的过氧化物、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和 硝酸酯、干燥的重氮盐、叠氮化物、重金属的炔化物等,均是易爆物品,在使用和 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含过氧化物的乙醚蒸馏时,有爆炸的危险,事先必须除去过氧化物。若有过氧化物,可加入硫酸亚铁的酸性溶液予以除去。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不宜在烘箱内干燥。乙醇和浓硝酸混合在一起,会引起极强烈的爆炸;

2)仪器装置不正确或操作错误,有时会引起爆炸。

如果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或加热 回流,仪器必须与大气相通。在蒸馏时要注意,不要将物料蒸干。在减压操作时,不能使用不耐外压的玻璃仪器(例如平底烧瓶和锥形烧瓶等)。

3)氢气、乙炔、环氧乙烷等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会生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即会爆炸。

因此,使用上述物质时必须严禁明火。对于放热量很大的合成反应,要小心地慢慢滴加物料,并注意冷却,同时要防止因滴液漏斗的活塞漏液而造的事故。

毒害性事故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例如:南京某大学一工作人员盛夏时误将冰箱中的含苯胺的中间产品当酸梅汤喝了,引起中毒,原因就是 因为该冰箱中曾存放过供工作人员饮用的酸梅汤);

2.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

3.管理不善,操作不慎或违规操作,实验后有毒物质处理不当,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人员中毒、环境污染;

4.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防 和 处 理

实验中的许多试剂都是有毒的。有毒物质往往通过呼吸吸入、皮肤渗入、误食等方式导致中毒。

处理具有刺激性、恶臭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实验中应避免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尤其严禁手直接接触剧毒品。沾在皮肤上的 有机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洗去,切莫用有机溶剂洗,否则只会增加化学药品渗入皮肤的速度。

溅落在桌面或地面的有机物应及时除去。如不慎损坏水银温度计,撒落在地上的水银应尽量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撒落的地方。

实验中所用剧毒物质由各课题组技术负责人负责保管、适量发给使用人员并要回收剩余。实验装有毒物质的器皿要贴标签注明,用后及时清洗,经常使用有毒物质 实验的操作台及水槽要注明,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处理,不准乱丢。

操作有毒物质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 恶心呕吐、心悸头晕等症状时,则可能系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固体或液体毒物中毒:有毒物质尚在嘴里的立即吐掉,用大量水漱口。误 食碱者,先饮大量水再喝些牛奶。误食酸者,先喝水,再服Mg(OH)2乳剂,最后饮些牛奶。不要用催吐药,也不要服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 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吸入气体或蒸气中毒者:立即转移至室外,解开衣领和钮扣,呼吸新鲜气。对休克者应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对口法。立即送医院急救。

机电伤人性事故

机电伤人性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

1.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

2.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 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

3.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

防 和 处 理

实验中常使用电炉、电热套、电动搅拌机等,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 部分直接接触及石棉网金属丝与电炉电阻丝接触;不能用湿的手或手握湿的物体接触电插头;电热套内严禁滴入水等溶剂,以防止电器短路。

为了防止触电,装置和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应连接地线,实验后应先关仪器开关, 再将连接电源的插头拨下。

检查电器设备是否漏电应该用试电笔,凡是漏电的仪器,一律不能使用。

发生触电时急救方法:

1.关闭电源;

2.用干木棍使导线与被害者分开;

3.使被害者和土地分离,急救时急救者必须做好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手或脚必须绝缘。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救治。


转载自 赛弗安全